接着,雍正的亲信大臣年羹尧的妹妹年世兰成为了侧福晋,她进府后深得皇上宠爱。虽然皇上与太后联手让华妃流产,但华妃依然深受宠爱,并且拥有协理六宫的权力。实际上,华妃才是宫中的实质“皇后”,而宜修不过是名存实亡。
在这种局面下,太后作为“双乌”家族的代表,显然不会坐视不理。她深知,要维持家族的权力,必须依靠皇嗣,而宜修由于失宠且年纪偏大,已经没有生育的可能。所以,在雍正登基半年后,太后急不可待地提出了选秀一事。她的目的是选一个新人来与华妃分享宠爱,同时也希望这个新人能够为乌拉那拉家族生下皇嗣。
雍正是“九子夺嫡”的赢家,自然明白太后的意图。于是,当太后问:“那么,选秀的事就这么定了?”雍正的回答满含深意:“一切听皇额娘安排。”他心中清楚,太后的安排过于明显,自己早已看穿。雍正知道,当年太后曾安排宜修和纯元进府,显然是想通过她们生下嫡子,稳固乌拉那拉家族的地位。如今,太后又想通过新选的秀女来反击自己,雍正冷笑着等待她的下一步行动。
随后,皇帝提出了两个要求:一是希望这是最后一次选秀,二是希望更多秀女来自汉军旗。实际上,雍正的意思很明确,就是再给太后一次机会,但之后不希望再有其他家族的秀女进入。
-02-
接下来是沈家在选秀前的演练场景。沈眉庄的母亲问她是否读过哪些书时,她回答道:“诗经、孟子、左传。”然而,母亲却立刻纠正道:“选秀的目的不是考学问,也不是谈恋爱,而是为了皇帝的后宫繁衍子嗣。毕竟‘女子无才便是德’。”这句话听起来怎么那么熟悉?没错,太后提选秀时曾经说过类似的话:“选秀的目的在于为皇家开枝散叶,延续子嗣,才能保证江山永固。”
这一番话让人不禁怀疑,沈母的观点与太后的立场是不是高度契合,难道她提前得到了“内部消息”?
再看看沈眉庄与太后在殿选时的互动,答案愈加清晰。沈眉庄在给太后请安时,特意单独说道:“太后祥康金安。”这时,太后问她:“可曾读过什么书?”沈眉庄谦虚地回答:“看过《女则》和《女训》,略识几个字。”太后脸上露出了满意的表情。接着,皇上不信邪,追问道:“读过四书吗?”沈眉庄却说:“臣女未曾读过。”皇上脸色立刻变得不悦,因为他觉察到沈眉庄可能是在装作贤淑,以博取太后的青睐。
果不其然,太后抢先表态:“记下名字,留用。”与其他秀女不同,太后不仅在沈眉庄面前主动夸奖她,还抢在皇上前面表态要留下她。这一切行为,怎么看都是太后“内定”了沈眉庄,认为她是最合适的人选。
-03-
再来看沈眉庄进入宫前,雍正在为她们定封号时的情况。原本他打算封甄嬛为贵人,但没想到被皇后要求改封给了沈眉庄。显然,太后和皇后都在推动沈眉庄的进宫,连封号都要给予最高,这也太过明显了。雍正见状,虽然心中明了,但他依然保持冷静,默许了皇后的要求。他打算静观其变,看看乌拉那拉家族的下一步动作。
沈眉庄入宫后,雍正将她视作太后的棋子,对她的行为并不深究。更因为沈眉庄伪装成知识浅薄的模样,雍正便将她当作工具来用,给她机会协理六宫,配合太后演戏。然而,沈眉庄缺乏宫斗经验,最终在华妃的不断陷害下,遭遇了种种打击。她被推入千鲤湖,皇帝不但没有安慰她,反而冷冷地说了一句:“不中用啊。”后来的假孕事件中,华妃彻底摧毁了她的地位,而雍正更是不给她辩解的机会,直接将她关禁闭。
沈眉庄一直未能察觉自己早已成为棋盘上的一颗棋子,从一开始她就被太后和家族利用,左右不得,最终成了权力斗争中的牺牲品。不过,假孕事件后,沈眉庄逐渐觉醒,她展现出了坚韧不屈的傲骨,令皇帝看到了她的真正价值,而不再仅仅是太后的工具人。
-END-
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